這篇首先會簡單的介紹大數據是什麼,接著在注重於行銷策略的這塊。
先跟大家告知一下~畢竟我都是從網路上跟看書找資料的,所以可能內容沒有到那麼專業,但這些都是我覺得讀起來很有趣跟很實用的資訊,希望對大家多少會有點幫助,那就廢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😉!!
👇下面那欄點開有標題電梯可以快速導覽喔👇
大家常常講到大數據在搞鬼,那到底甚麼是大數據呢❓
首先,先從基本概念的理論面開始了解,然後接著我會再開始介紹他的應用面。
大數據主要分為四種來源(內部、外部、線上、線下):
第一種是企業內部的數據,像是企業資源規劃ERP系統裡的許多採購和生產數據🔩;
第二種是企業從外部蒐集的數據,像是顧客關係管理CRM系統裡,有各種關於顧客購買行為的數據,還有各種官方發布的社會、經濟指標,以及民間組織所公布的市場及消費者研究等等🗂;
第三種是網路數據Wed,像是會員登入官網時間、瀏覽哪些網站、購買的產品種類,以及付款的資訊等等💻;
第四種是網絡數據Network,他與網路數據的差別在於,還會結合物聯網與智慧製造相關等等所蒐集到的資訊📱;
(一個是網”路”,一個是網”絡”,兩個字有差喔🧐!!)
可以看得出來幾乎所有跟網路有關的都能夠變成大數據的資料庫😮。
大數據的”6大特性(6V) “:
一.Volume大量,隨著儲存科技的進步,我們所能得到的數據資料也會越來越龐大💹;
二.Variety多樣性,無論是文字、圖片、數字、視訊、搜索行為、線上交易等等,都會留下數據資料,而這些多樣的形式也提升了大數據的儲存與分析📠;
三.Velocity速度,當物聯網的設備越多,人們使用網路更頻繁,這些現象都會使資料庫的累積數據在飛速成長📟;
四.Validity正確性,在這數據量爆炸的時代,也一定會參雜假新聞、人為操作、機器人回應等等,使資料產生偏差,所以資料雖然龐大,但若都是沒有參考價值那就沒有意義❌;
五.Visibility可視性,許多人認為大數據看不到,但其實可以透過許多許多軟體來感受,如文字雲可以放大使用次數最多的文字;而Sisense、Tableau,以及Microsoft的Power BI等等,就適合用來針對數字類型的資料🧮;
六.Value價值化,當獲得大量數據後,接下來就是要有效的使用他,除了結合統計分析、資訊工具,還要加入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,這樣才不會浪費昂貴的設備與大量的系統⌨;
大數據的優點就在於適用於任何產業,且可以推翻經驗法則、以終為始,從現有的資料來精準預測目標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👀。
四個受到大數據影響的產業:
一.資訊密集的產業,如媒體與電訊業,現代人已經越來越少再看報紙與閱讀書籍,都習慣從社群網站來或的相關資訊與知識,導致媒體已經無法再靠壟斷資訊來收取廣告與訂閱費用;而電訊業者也受到通訊軟體的影響,已經越來越少人再打電話跟傳簡訊了☎;
二.資訊不對稱的產業,如保險公司、房貸、二手車等等,以前這些資訊都會被中間商給壟斷,導致買家只能相信賣家所提供的內容,但現在有了許多交易平台,買家甚至可以跳過中間商直接跟賣家交易🤓;
三.高度專業的產業,金融業的分析師、會計師,醫師、導師、律師等等,這些行業的許多問題都是可以透過人工智慧來解決,而且還能更快更精準🚀;
四.高度分散的產業,如租房、租車、餐飲等等,這些數以萬計的供應商,就是需要透過平台來及時媒合供需🏘;
可以看到科技的進步導致再漸漸淘汰許多舊有的產業,然後那些被認為很穩定的工作,也慢慢可以用AI取代😱,所以為了不要被時代的洪流淹沒,要時時的改變自己的觀念,精進自己的能力,並多方的嘗試不一樣的事物💪。
推翻傳統經營的”7大觀念”:
一.機動調整取代策略規劃:以前企業習慣使用’’31Q’’三年規劃、一年計畫、每季檢討,但現在配合後台數據,只要看到有問題就立即處理👊,不需要等到每季再來做檢討;
二.供需平衡取代五力分析: 供應商與消費者的能力💁♂️,取代買方的議價能力、供應商的議價能力、潛在進入者、現有競爭者、替代品;
三.網路平台取代實體通路:在以前傳統時代沒有實體通路,你的產品會很難賣出去,但現在網路平台的出現,直接從中攔截供應商和消費者🚧,傳統零售通路被電商快速取代;
四.O2O取代整合行銷:以前的傳統整合行銷,如廣告、公關、促銷等等,但現在做品牌要Online to Offline也要Offline to Online,線上發布產品,線下創造體驗,然後再回到線上交易,將虛實相互結合應用📩;
五.網路評價取代傳統口碑:網路評價的重要性已經遠超過傳統口碑了,在科技便利的時代下,人人都看得到這間公司的所有網路評論🤳,而這也會是大家參考觀點之一;
六.快魚吃慢魚取代大魚吃小魚:流量的大小影響網路的曝光度,只有能不斷受到大眾關注的公司才能在網路不斷取得前段地位,不管公司規模在大,如果都沒有用戶使用那就都沒有意義👣;
七.網路流量取代實體資產:以前看的是誰的現金多、資產大,但現在是比誰的網路聲量大、顧客黏著度高,誰的未來發展性就越大,在資本市場的估值也就會越高💶;
經營的方式也已經趨向網紅式經營,就很像把自己的公司當作藝人來發展一樣((對吧🙃?,把他不斷推向大眾,讓大家認識他的外在跟內在,想辦法讓大家去喜歡他。
現代科技發展趨勢”ABCDEF”:
現在的產業基本至少都要包含以下型態其中之一,當然能夠越多越好啦🥰。
A型(APP、AI、AIoT):現在大家都習慣使用手機,所以一間公司有自己的APP很重要的事情,像是可以即時通知用戶相關資訊或是更方便的產品體驗等等🔔;而透過特定的AI智慧科技,能夠滿足特定的需求與解決相關的問題,能更給客戶更高的參與意願🪄;物聯網的應用能夠整合各個產品,只要連上網就能使整體使用起來更流暢更舒適,透過手機就能遠端遙控,會讓人更想使用整套的產品😍;
B型(Big Data、Block Chain):透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問題來改善📖;而區塊鏈技術可以去中心化,保障安全與個人隱私🈲,包括發行數位貨幣、保障智慧財產權,以及簽署智慧合約等等📝;
C型(Cloud、Chatbot):雲端服務主要涵蓋架構即服務(laaS)、平台即服務(Paas)、軟體即服務(SaaS),這些都是用來提升顧客價值及品牌體驗🎎,尤其是SaaS,他屬於應用層,直接面向用戶不需事先安裝軟體,透過瀏覽器就可以使用,很適合幫助B2C的客戶來建立消費者的品牌價值;而聊天機器人🤖可以幫助處理內容重複性高、資訊容易被複製的領域,例如客服、抽獎機制、活動留言回復、檔案下載等等,可以及時、有效解決顧客問題,並提升顧客對品牌體驗與滿意度🖍;
D型(3D、VR/AR):透過3D掃描技術可以省去大量的人工作業時間⏱;而虛擬實境功能讓大家能夠翻轉產品來觀賞,或是線上試穿等等,增加網路購物的體驗👗;
E型(Electric Self-driving Car & Drone):自駕車與無人機🛸;
F型(FinTech、Facial ID/Finger ID):更便捷的交易方式會讓人們更想使用這項產品📦;
即使是傳統產業,只要有跟著趨勢改變就能夠跟上時代的變化,當然懶得改變也沒關係,畢竟這種一改就是一直要跟著改,想想就好累((攤手😴
品牌可以分為四大類:
一.資產驅動型品牌:擁有眾多工廠跟機具🏭,例如Volvo、LUXGEN等等;
二.服務驅動型品牌:沒有太多軟體,靠服務取勝💕,例如Walmart、Starbucks等等;
三.技術驅動型品牌:擁有先進的技術🔬,例如APPLE、Microsoftt等等;
四.網絡驅動品行牌:存在於虛擬世界🔮,例如Airbnb、Alibaba等等;
而一~三又屬於實體品牌的一種,而四為虛實結合的網絡品牌💡;
網絡品牌又被分為三種:
第一種為平台品牌,他能夠同時吸引許多供應商和消費者,使他們聚在線上交易,例如蝦皮、PChome、Uber等等,他與實體品牌的差異在於需要不斷平衡供給方與需求方的數量⚖;
第二種為內容品牌,代表著依附在平台品牌下的商家,例如住宿網站Booking.com上的旅館、Airbnb上的民宿等等,而這些內容品牌都常都是實體品牌,但加入平台後就能夠更加向外曝光增加機會🕶;
第三種為網站品牌,即實體店面的官方網站,包含粉絲專業或是個人網站都算👩👦;
每種品牌都有不同的模式與做法,在初期可以先思考好自己喜歡的是甚麼樣子🤔。
“平台品牌”的四種模式:
第一種為S2C(Supplier to Consumer),“供應商”到“消費者”模式,主要是提供媒合“供給方”與“需求方”的服務,來達到交易的目的,提供這種商業模式的品牌也最多,例如:Amazon、博客來、Uber、Grab、Airbnb、Booking.com、TripAdvisor、Yelp、EZTABLE、Youtube、TedTalk等等,他們都是把既有的實體企業轉移到網路上📲;
第二種為S2S(Supplier to Supplier),“供應商”到“供應商”模式,主要提供“兩個不同的供給方”,來達到交易目的,類似大量生產貨品的公司與需要大量批貨的商家兩者之間的關係,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阿里巴巴,此模式可以直接省略中間人的這個角色,讓交易變得更加透明與便利🚗;
第三種為C2C(Consumer to Consumer),“消費者”到“消費者”模式,主要是媒合“平台兩方的消費者”,來達到產品或是服務的交易,舉個例子就是蝦皮、淘寶網等等,但由於是C2C交易,產品的交易品質會難以保障,所以到後期都會加入S2C的戰局,開始經營傳統市場電商的生意,來與S2C競爭⚔;
第四種為C2S(Consumer to Supplier),“消費者”到“供應商”模式,他就像是一般“團購社群”👪那種,由某人或一群人集結產生較大訂單,來使企業提供更大的優惠空間,但是一般來說這種模式長期成功的案例並不多📉;
不管是何種經營模式,最重要的是平衡“消費者”和“供應者”之間的關係,兩方任一方過多過少都會產生問題⚠,所以就要透過大數據不斷分析現在狀況,只要產生失衡問題就馬上執行對策,這樣才能維持良好水平的經營模式⛓;
經營內容品牌觀念,PRRO取代AIDA:
在過去經營品牌的傳統行銷觀念為A-I-D-A,即要達成行銷目標,首先要先建立“品牌知名度(Awareness) “🎖,如果沒有知名度那一切就都沒有意義;再來是要引起消費者對產品的“興趣(Interest) “😁,以及“購買慾望(Desire) “🤑,當完成以上三項後,就有機會讓消費者採取“消費行動(Action) “🦵,
在此過程中,如果是處於一個飽和市場的環境的話,第一階段知道的人數可能有9成,第二階段有興趣的大概剩6成,接下來有購買慾望的更只剩3成,最後行動的可能剩不到1成;
然而在大數據時代,社會已經開始趨向「人們已經停止信任機構,並開始信任陌生人」,又被稱為「分散式信任」時代,所有出現了一個取代傳統行銷觀念的新架構思維,即PRRO;
1.Platform(平台):首先,要先找一個最多人使用,最有影響力的幾個平台品牌,然後依附在上面,長話短說就是先抱大腿😏;
2.Review(評價):接著,認真經營品牌在這些平台上的評價✍️;
3.Reliance(信任):鎖定平台後,再透過各種服務及行銷方法,提升顧客的評價,擁有眾多良好的評價遠比投放巨量的廣告效應來得更高🦾;
4.Order(購買):當信賴度越高時,就會為品牌帶來大量訂單💰;
為何實體品牌做同名電商會很難成功❓
有些人在實體上做得不錯,結果將品牌推到網路上後卻不如預期🥺;
那是因為他違反了經營品牌的三大重要法則:
第一,違反大數據時代品牌法則:由於“平台品牌”、“內容品牌”及“網站品牌”三種的經營方式都不相同,但是常常會被搞混使用,像是“網站品牌”就是“實體品牌”的延伸,較適合用來當作自家產品或服務的使用說明書📃,或是當成媒體曝光的管道之一🎩,所以在進軍電子商務時,可以用新品牌來同時經營同類的所有產品,而不是用既有品牌來繼續賣自家產品,如果本身的資源不足以經營一個平台的話,也可以加入既有平台品牌變成內容品牌,例如飯店業可以加入Agoda或Airbnb;
第二,違反品牌延伸法則:品牌延伸有三大重要元素;“品牌資產”、“公司資源”、“消費者認知”;
舉例來說,當講到星巴克時就會想到是一間有氛圍的咖啡廳,這就是「品牌資產」💵,而咖啡機和相關機器也都放在咖啡店裡,這些就是「公司資源」🗃;當消費者進入時則會期待感受到時尚高貴的氣氛,這就是「消費者認知」💋,從實體品牌轉戰到網路品牌上,很難將那三大元素也一起融入,所以才會網站給人的印象沒有實體的好;
第三,違反品牌資源聚焦法則:開始電子商務需要建立物流跟金流系統,會花費到大量成本,所以可以先考慮加入既有的平台品牌;
販賣商品需要考慮到的五個面向:
1.有形還是無形:無形的服務,如金融、媒體、音樂、影音、旅遊、軟體等等,會比有形的還好賣🔍;
2.時尚產品還是一般日用品:重視心理訴求的商品,如精品、寶珠、吊飾、名車等等,還是以實體店面的形象塑造與消費體驗較佳,即使是有開官網的APPLE也一樣有開設實體店面來牢牢拉住顧客的心🏬;
3.品項數量多寡:當你的產品多到數不清時,就適合在網路上販售,但如果你的商品只有幾十種,又沒有特殊性及一定粉絲的話,上網賣就有點不划算了🗑;
4.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:在網路上就是免不了被不斷比價,如果你的產品沒有獨特性但是價格又比別人高的話,就會相對較弱勢,所以就是要建立產品差異化與品牌象徵,這樣才能顯示出你的優勢👑;
5.產品的運費佔比高低:如果你的產品單價低、重量重、體積大,又有特殊配送需求,那一定會不符合經濟成本較不適合在網路上販售🩼;
當一個生態的第一名太強勢,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去尋找第一名不想做的事情,且把它做得更深更精,與其去大海與大眾競爭,不如挑一個池塘當一條獨特的錦魚🐟;
只要能找出市場上尚未被滿足的顧客與產品,再把這個項目好好做好,這樣的做法也符合實體品牌的「定位法則」、「延伸法則」和「焦點法則」;
創業燒錢來補貼的策略,只能用來當作進入市場的初期手段,等到取得一定的成果時,「持續的投資」及透過後台大數據「持續的行銷」將資金使用最大化才是成功的關鍵🎊;
一個平台品牌的建立,必須需兼顧“平台交易使用者介面(User interface,UI)、供給方(Supplier) “、“需求方”或者”消費方” (Consumer)三方,也就是平台品牌行銷金三角,要不斷維持供需兩方的平衡點,及不斷優化平台體驗的效果;
一個好的UI需要滿足八個原則:
1.結構原則:就是UI結構要清晰,同類、同層次的東西要放在一起,是平台或APP的生命😇;
2.簡單原則:能一個動作完成就一個動作完成,越多的動作容易讓使用者放棄😒;
3.可視原則:要讓使用者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目前所處的工作階段,可以透過頁面的menu來指引或是箭頭等等🫡;
4.回饋原則:顯示使用著已經做過的選擇,避免不斷返回檢查減少麻煩😁;
5.再用原則:就是保持一致性,相同的功能應該要有相同的名字,相同功能的按鍵要在相同的位置,讓使用上獲得熟悉感☺️;
6.容錯原則:允許撤銷(undo)、重置(redo)和防呆的設計,提高輸入的效率,以及降低錯誤的成本🫥;
7.美感原則:美感會增加品牌的質感與好感,從而增加品牌的價值,但也是最困難的一點🤠;
8.定位原則:所有的原則都要符合品牌的定位,例如商品介紹畫面一進去應該是講解產品內容與展示外觀樣貌,而不該是跑出一堆不相干的促銷訊息來降低使用感受🤡;
大概介紹完網絡平台與不同類型產品的各種觀念了,接著就換來講行銷面的一些觀念吧!!
平台的供給面行銷策略:
1.影響者策略(Influencer Strategy):就是廣告代言人的意思,邀請知名的賣家或是當紅的網路紅人來幫忙達到曝光及宣傳效果,但影響者策略也需要遵循幾個點;
第一點:明確定義平台的目標對象,要先知道你的目標族群是學生🧑🎓?社會人士👨💼?還是上班族🧑💻?等等;
第二點:選定適合的影響者,要挑選一個對你的產品或服務內容有相關性,且在此領域有一定數量的知名度和粉絲數,最後必須具備正面的形象🤴;
第三點:邀請推廣者「參與」而不是「推銷」他們,要讓他們本身知道產品的優點,他們才會願意挺身幫忙說話,要給予他們尊重不要開頭就隨便推銷🙅♀️;
2.MGM策略(Member get Member Strategy):透過現有平台的會員去邀請他周圍的新朋友加入👬,讓彼此都能夠獲得優惠,此策略可以使數據蒐集得更完善,讓往後做數據分析的能力更強大,而有此效果主要是因為幾個元素;
第一:能夠辨識高活躍度的會員👩🔬;知道哪些客人有哪些特質,誰會幫忙按讚;留言和推廣等等;
第二:給予明確的溝通計畫;讓這些活躍會員知道自己有被重視🤶,將這些溝通內容持續出現在平台、email或相關公告的底部,讓人們只要想起時,就可以很容易就找到他;
第三:獎勵推薦成功的會員;獎勵方案通常都會通過A/B測試,來決定哪個方案最有效👩🏫,而就算是最有效的方案也會隨著邊際效應而遞減,所以適時的改變獎勵措施很重要;
3.事件策略(Event Strategy):舉辦一些讓社會大眾或是會員專屬的活動🎪,只要夠有創意就能夠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加入,而一個成功的行銷活動有五個原則,只要能滿足越多就越容易成功;
第一:要有“相關性”,如果與產品、對象、品牌訴求無關的活動反而會拉低品牌價值😣;
第二:要有“新創性”,最好是沒人做過的,這樣更能吸引到大眾的好奇感🙂;
第三:要有“衝擊性”,當消費者聽到時會感到震撼😲;
第四:要有“可能性”:一個好的活動不能是胡言亂語,要有一定的邏輯並確實執行出來🧐;
第五:要有“誘因性“:在消費者參與的同時創造營收🛒;
當一場盛大的活動結束後要思考後續討論性,如果結束後沒有創造品牌營收是很可惜的,且要提供參與者及時獎勵來給予記憶點,和在結束後提供後續獎勵來提升回籠意願;
4.獎勵策略(Incentive Strategy):獎勵與補貼的不同之處在於補貼是人人有獎,而獎勵則是論功行賞,表現越好的人能夠得到更好的獎勵,讓人們為了追求更高的獎項而努力去推廣或是提供好的內容,要讓獎勵策略成功就是「大獎要大、小獎要多」🎁,根據人數與活動類型,可以將得獎率設在5%~30%之間,這樣能更讓人有積極性與增加大眾的參與性;
5.附加價值策略(Value Added Strategy):為了增加使用者的附著度,可以增加平台核心產品或服務「以外」的內容,例如提供餐廳業者附近地區的熱點分析,當作開店的參考資料;還有像是在客人訂完位後,系統協助寄送確認簡訊,除了能降低人為疏失、客突然消失產生餐廳空位的損失,也能夠讓顧客得知估計後位的所需時間,雖然這是一個附加服務,但是會讓業者和顧客都喜歡,簡單來說就是提供貼心的「你可能會需要」服務😝;
6.意見領袖策略(Opinion Leader Strategy):就是邀請領域內的專業人士來為平台的供給方提供服務🦸,在透過他的權威及影響力,進一步吸引需求方加入,但每個人的信任可能會來自知名度或是個人喜好,所以要多方嘗試才能知道誰對品牌有實際的幫助;例如我的穿著會參考某個網紅,因為我喜歡她的穿著品味,但是我可能購買某個設計師的作品,因為他才是這領域的專家;
7.延伸策略(Extension Strategy):延伸品牌是幾乎所有創業者都會犯的錯誤,成功的很稀少,大部分都是失敗,且不知道自己為何會失敗😩;因為決定品牌能否延伸是取決於消費者對既有品牌的認知,以及企業的資源而定;例如消費者不認為餐廳能生產很好的家具,但還是為了擴大生意去接觸,這樣是沒有辦法吸引消費者的,延伸品牌的思維就和傳統品牌一樣,如果你還沒聚焦出品牌特色就開始甚麼都賣,短期可能會增加5%些微的營收,但是給予消費者的品牌印象已經稀釋了95%🫠,長期下來得不償失,往往是品牌失敗的原因之一;
平台的需求面行銷策略:
前3個跟供給面的策略大致相同,主要是後面4個有不一樣。
1.影響者策略(Influencer Strategy):以Gmail的例子來說,當他剛推出時,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使用,只有部份科技業或是商業界主管才知道這服務,給人營造一種俱樂部會員的概念👩🎨,讓Yahoo及Hotmail的用戶都很羨慕,形成一種另類的飢餓行銷,一直到兩年半後才開放給消費者全面註冊申請,就直接成為最受歡迎的email服務;
2.MGM策略(Member get Member Strategy):有些平台會透過現有會員邀請新成員的方式來給予雙方折扣優惠,只要加入後消費滿多少就會獲得折扣,不但可以刺激消費,還能增加會員數量,更能吸引更多的賣家加入平台,用的好的策略可以幫助公司成長,而過度大方的給予補貼紙會浪費公司資源💸;
3.事件策略(Event Strategy):如同供應面的行銷五原則,只要能滿足越多項,就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加入;
4.回饋策略(Reward Strategy):回饋策略就是平台提出誘因,吸引消費者加入、消費,當消費得越多,回饋就越多,藉此來增加需求方的數量及黏著度,常見的例子就是銀行信用卡的回饋點數,單筆交費多少就會回饋2%~5%的紅利點數,但這種策略因為人人有份所以是十分燒錢的,因此常常這種回饋%數會隨時間慢慢降低;
5.異業合作策略(Co-op Strategy):異業合作就是雙方透過資源交換,彼此都不必花大錢,就能夠互相拉抬會員數量或交易金額;通常需要考慮到合作夥伴的品定位與品牌地位,對方的形象要有強化我方品牌的能力,或是至少不衝突到;而地位方面至少要門當戶對,或是之上更好,這樣才能達到互相加分的效果,只要有符合條件,線上也能與線下品牌合作,達到交叉銷售或是互相倒流的效果✔;
6.蠶食鯨吞策略(Encroachment Strategy):這個策略的做法是先聚焦在一個小市場,一邊磨練、一邊改善,不用花長時間把產品做到完美才上市,而是透過快速推出、快速回饋、快速改善、推出可用的產品,雖然要快速地去擴張,但是服務品質與企業文化是不能妥協的,為了維持良好的體驗,有時放慢速度也是必要的🥾;
7.免費試吃策略(Free Trial Strategy):透過免費小物或是免費試用期等等🆓,先吸引消費者來體驗產品,順便達到宣傳效果,只要服務內容夠吸引人,就能夠把消費者給留住買單,免費策略只要操作得好,不但可以壯大自己,也能夠克敵制勝;
如何判斷何時採用供給面行銷❓或是需求面行銷❓
透過大數據觀察平台的3個KPI:
1.媒合時間,一筆交易所需的時間⏳;
2.等待時間,當媒合成功後供給方回覆需求方的時間🕰;
3.轉換率,代表成交的轉換率,也是最重要的一環🧾;
網路品牌分析工具:Facebook Like Checker、Facebook Business Manger、Google Analytices、Alexa
社群媒體分析工具:Quintly、Socialbakers
商業分析報告流程6步驟:
報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工作,他要整理出公司存在的問題,並針對問題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,所以懂得做出一份有質量的報告對公司發展會很有幫助🙌。
1.Task課題:報告中所有的分析跟結論都跟課題有關,所以提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題目很重要🙋♀️;
2.Analysis分析:要寫出一份聚焦的報告,分析的範圍就要僅限於跟課題有關的資料,常用的方式為STEP、競-消-我、SWOT三種方法👩🔬;
第一種:STEP,指的是環境面,從社會(society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經濟(economy)與政治(politics)四個角度來分析;
第二種:競-消-我,指的是產業面,思考誰跟我競爭?消費者怎麼看?我們有甚麼優勢?要找出「我們有的、別人沒有、消費者想要」的差異化產品與訴求;
第三種:SWOT,指的是企業面,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、弱點Weakness、機會Opportunity與威脅Threat,ST用來分析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弱點,而OT用來分析企業面對的外部機會與威脅;
3.Stratrgic Viewpoint策略性觀點:要知道「觀點」與「發現」是不一樣的,觀點是「解讀事實」,而發現是「提出事實」👓;
4.Stratrgic Option策略性方案:有觀點,才能說服人,但要有方案,才能夠執行,所以當分析出問題後,就要提出解決方案來執行🗡;
5.Schedule執行時間表:何時開始?何時進行?何時完成?有時間表是很重要的,只要有進度就不需要一直去監督執行者,讓工作更有自主性📆;
6.Budget預算:再提出預算時,可以比預計再多出10%左右來應付突發狀況🪙;
商業分析中該重視的9個議題:
1.我的目標對象是誰?究竟是誰買了我們的產品?與我們原本設定的對象有何不同?這邊需要注意的是,銷售對象與行銷對象可以不同👩👦;
2.各品牌的消費對象有何不同?也就是說,你的品牌消費者,與競爭對手的消費對象有何不同?💼;
3.消費者購買了甚麼產品?同一品牌的眾多品項下,消費者購買的是哪一種產品?是主打產品?高單價產品?還是促銷產品?那些產品會一起被購買?透過這個分析,可以了解品牌的定位是否成功🛒;
4.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如何?擁有好的評價是顧客是否會再次光顧的重要指標之一💯;
5.消費者都接觸甚麼媒體?顧客是因為接觸了哪些媒體才知道你的品牌的?了解訊息的來源,是為了找到最符合成本效應的溝通管道📱;
6.甚麼通路銷售最好?訂單是從哪邊來的,線上線下的來源比率如何?📋;
7.甚麼促銷活動最有效?透過在每一種促銷註記來源,紀錄消費者兌換內容及何時兌換,事後分析就能夠知道哪一種優惠方案最能夠打動他們📝;
8.品牌是否老化?例如:品牌承諾不再被認同、消費者厭倦現有的品牌風格、品牌不再被討論還有客層結構老化,通常現在一個品牌,每滿3年,就可能要進行品牌改造🛠;
9.新舊客人的比率有何變化?當你發現新客人越少,老客人越多,可能代表的是你的品牌無法貼近年輕人或新客人的喜好📉;
不只公司的問題需要去討論,關於會員方面的各種權益也是需要去考量到的,會員就像粉絲一樣,要讓他們好好地黏在藝人周圍就是需要去顧及他們的感受,所以適當的給予福利是很重要的🧧。
會員權益設計6大類:
1.價格優惠型:加入即可馬上享受購物優惠💳;
2.服務擴大型:當取得會員資格後,能獲得更多的優惠服務📢;
3.功能升級型:一旦提升會員等級,就會享有夠高產品的功能🧥;
4.內容加值型:提供更好的產品組合或是解除更多限制給會員🔏;
5.免費贈品型:即給予免費的產品或禮物給會員🛍;
6.現金或點數回饋型:透過消費即可累積點數或是回饋現金💲;
通常實體品牌群族偏愛免費贈品型、服務擴大型;
消費品電商偏愛價格優惠型;內容平台偏愛內容加值型;
工具類電商偏愛功能升級型;銀行、航空業、零售商偏愛現金或點數回饋型;
🙇♀️差不多要做個結尾了,辛苦各位的眼睛一直看這些五顏六色的文字了🙇♂️
對於大數據的一些迷思:
1.大數據不僅限於網路的數據,來自實體世界即虛擬世界的數字、文字、圖片、影音都可以是大數據🖥;
2.大數據忽略了外在環境對外來行為的影響,包括“經濟環境”、“競爭者對消費行為的影響”;通常數據資料都是建立在穩定的環境下,但如果今天處在變動的環境,這些數據就會變得拿以捉摸📿;
3.解決問題不是只靠大數據,而是需要“提出真正問題”,才能對症下藥💊;
4.即使大數據提供的方案再多,解決問題還是要靠人來做出正確的判斷👦;
5.當品牌形象出現問題時,採取甚麼的大數據行銷都沒有用,此時最重要的是品牌再造🔧;
雖然大數據給人們許多便利,但是他也有相對的侷限,所以人們自己本身也要有相應能力才能相輔相成達到最佳效果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