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律師的講話技巧

律師與一般人來說的最大差異在於,

能提供良好的判斷力,他是律師能給予客戶最有價值的東西,甚至是比對法律知識或條文的熟練分析更有價值。

  • 良好的判斷力是「法律專業的首要基礎」;
  • 良好的判斷力促使我們「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」;
  • 良好的判斷力是知道什麼行動最有可能解決問題的能力,他包括「理解隱藏在抽象、看似簡單問題中的複雜性」;

在質詢過程有分為兩種方式,根據不同的問法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:

  • 說服式,單方面的激烈攻擊手段,讓整個過程控制在自己掌控之中;

問:製造商的測試結果難道不是表明這種輪胎在時速達90公里時會爆胎嗎?

問:但貴公司不是在廣告中說這種輪胎可用在警車上嗎?

問:而且員警有時需要高速追趕罪犯,不是嗎?

你是否開始相信是輪胎製造商的問題了?

  • 詢問式,雙向溝通的方法,能夠讓整個過程獲得更完整的內容;

問:就你所知道的能說說看,你們是如何測試這種輪胎的嗎?

問:最後測試的結果如何?

問:廣告中對在警車上使用這種輪胎是怎麼描述的?

問:在哪裡放置的廣告?

問:如何做出決定要這樣拍廣告?

問:那麼你知道用於警車的輪胎承受多大的壓力嗎?

你是否從上述這些問題的答案中,知道更多的資訊?

在提問之前要先搞懂你在問甚麼,

一個好的質詢需要一個好的提問者,他要能夠清楚明白事情的整個經過,與預想可能發生的狀況,以下6個步驟是幫助你在提問前的事前準備:

1.辨別問題:了解到底是發生什麼事才會產生這個問題;

2.蒐集和評估資訊與素材;

3.擬定解決方案:盡可能為事件想出可能的潛在解釋;

4.評估解決方法:

  • 在診斷中,看看各種解釋能不能精準告訴你為什麼事情會發生。
  • 在預測中,測試各種想法,看看他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。
  • 在策略中,測試各個計畫,來看看他能在多大的程度上實現設定的目標。

5.決策:選擇最正確、最可能或有效的策略:

  • 但不能草率行事,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好主意,並非總是最好的主意。
  • 智者不會對源源不斷的想法仔細檢視,而會讓他們按照原來的樣子存在。
  • 不擅長找到解決方法的人往往太快拒絕。

6.行動。

和對方談話時,要注意一些細節動作,才能獲得最佳的結果:

1.傾聽:要用眼睛、耳朵跟心去聽,包括了解說話的人;

2.同理心:

  • 如果你對他人有憐憫之心,你的心會跟他們走,你會感到同情,但那只是你的感覺,你並不知道他們真正的感受。
  • 如果你對他人有同理心,你不會單純只是感到遺憾,而且會把自己投射到他們的心理,設身處地的去感受。

3.提問:

  • 詢問所有重要的資訊。
  • 提問時,使用最有可能產生價值的資訊用詞。
  • 在正確的時間和場景下提問。
  • 懂得什麼時候提出具體問題(細節),什麼時候提出廣泛問題(一般內容)。
  • 懂得什麼時候提出誘導性問題:你已經知道答案,只是用來打開話題,藉此詢問你還不知道的事,或是當你試圖確認某些事的時候。

4.耐心:當你提出問題得到了沈默,事實上對方也正在思考該怎麼回應這情況,傾聽沈默,耐心等待,對方也許也和你一樣害怕沈默;

5.用故事和描繪場景的方式來討論;

6.提供資訊:懂得何時要完整、準確地講話,何時要模凌兩可的講話,有時描述太多資訊反而會造成反效果。

事實、推論及證據三者的區別:

  • 事實是已經確實發生的事情(例:麵包烤好後,有人將它們放在架上販售35元的地方)。
  • 事實的推論則並非事實,它是指由事實推導出的結論(例:是師傅把麵包放在架上的、剛烤出來麵包的價格不低於30元)。
  • 證據是證明事實的材料(例:根據店員所看到的,當麵包烤好後師傅會把他放在35元的架上)。

換言之,證據是我們判定事實為真的認知來源。

人的記憶力是個容易被操控的東西,

如果沒有記錄下來單靠自身回想會很容易產生一些偏差,其中有一些現象常常會出現:

  • 記憶是否被混淆,取決於一個事件的某方面記憶是否成為另一個事件的部分內容(無意識的轉移,誤把兩件不相干的事件混在一起);
  • 因為他人的期許或是受到壓力而導致記憶混淆,因為認為自己是唯一目擊者,所以不管怎樣一定要給出個答案的責任感,這樣可能會造成與事實不符的結果;
  • 因自身行為導致的記憶混淆,像是當你講述大量細節後,這些內容就會被定格在你的記憶中,即使並非完全正確,但卻在講述過程被自己強化且認定那些為事實。

誘導式的改變他人記憶例子:

問:當小明進入酒吧的時候,你有看到他手裡拿匕首了嗎?

答:我不太記得了。

問:你有清楚地看到他了嗎?

答:是的。

問:好,那附近的居民通常會手持匕首進入酒吧嗎?

答:不,當然不會。

問:所以如果你當時看到小明手持匕首的話,你會記住這件事嗎?

答:是的,當然會。

問:但你並不記得有看到任何匕首。

答:是的,我並不記得任何匕首。

再隔個幾天或數月後,這段對話會被強化,且變成:

問:當小明進入酒吧的時候,他手裡拿匕首了嗎?

答:不,他沒有拿。

要讓一個人回想起事件的過程,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慢慢引導當事人:

  • 復原背景:腦海中重新回想當時的場景、所在的位置,以及事發的感受與對事件的反應;
  • 要求當事人陳述一切;
  • 按照不同的順序來回想事件,因為資訊可以根據不同的方式儲存於記憶中,所以當對一件事情進行反向回憶時,就會記起更多的細節;
  • 改變觀點:試圖透過當下其他人的觀點來想像當時的場景

1.導入階段-使其放鬆,先從簡單問題開始;

2.開放式陳述階段:提出多個廣泛式的問題,除了要求細節還要保持傾聽,此階段不是資料搜集階段,而是規劃階段,用來判斷最合適的方案來深入當事人;

3.調查階段:此階段為資料搜集階段,詢問者要以開放式問題來開啟每個話題,讓證人對其所記得的內容再次詳細的講述,若沒有得到所需要的細節,則改為侷限式來精準提問相關細節(記得要避免話題間的跳躍);

4.回顧階段:詢問者要重述當事人所講的所有資訊,除了可以確認都相符正確,還能順便檢視還有沒有遺漏的內容。

我忘記那件事情發生幾次了,

這種回答也有相應的方法來應對:

答:這件事發生很多次了。

問:具體來說是幾次呢?

答:我不清楚,反正很多次了。

問:那我們把你所能記得的每一次都先記下來吧,你還記得第一次發生在哪天嗎?

答:大概就在1月初的那天……。

問:那麼第二次是什麼時候?……依序問下去。

  • 當要像人詢問具體事件時,先要求回憶,在使用問題來詢問;
  • 回憶通常所能記住的細節較少45%,但是相對準確度高;
  • 而一般直接用問題提問(是否見過這個那個…),雖然能夠提供更多的細節約65%,但是準確度相對較低。

為什麼同件事情在不同人身上會出現不同的看法,

那是因為每個人的基模Schemas不同;

  • 為了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,我們的大腦會將特定事件賦予意義,但為了滿足自身能夠以自己的角度來快速理解某些事件,常常就會忽略掉多數事實
  • 他就像一個大腦快速評價的心智藍圖(mental blueprints),幫助過濾與組織資訊;
  • 例如:萬聖節時,一個戴恐怖面具的小孩來敲門,你會覺得他只是來要糖果或是來搗蛋的,而不是一個來搶劫的瘋子,或是某種邪教在進行詭異的儀式;
  • 當我們想不起一件事件的特殊部分或是他的細節時,大腦就會透過基模去填充發生的過程。
  • 而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會產生不同的基模,所以看事情的角度與想法都會有所出入。

發佈留言